公司动态 > 新闻详情

商业计划书的创意会不会被投资人偷走

发布时间:2022-01-27

把商业计划书发给了投资人,他们会不会偷走项目的创意?会不会给其他人使用?

这可能是不少创始人担心过的问题?我们在实际的服务过程中,也有不少项目方流露过这种担忧。




投资人会不会拿走项目的创意,

然后找团队去做?

从理论上来看,这种情况可能存在,但概率非常小。一个创业创意在创始人看来,可能是独一无二的。

但在每天都会接触到无数创意的投资人那里,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的,或者说很普通。

因为他们见过的称得上不错的项目多的是,远远超出你想象。

所以更重要的是,来执行这个项目并达到成功的团队本身,是否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,是否具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,来让投资人建立一个可以信任的美好预期。

如果项目创意本身具备相当的可行性或者较高的成功率的话,那么放弃眼前这个项目的创始团队,再去找一个同样的团队,来去运作这个项目,投资人是不是脑子不够使。

与其这样,还不如直接找你呢。他犯不着这么麻烦。

当然,如果投资人正巧遇到一个优秀的团队正在寻找创业方向的话,那还是有可能会把这个商业计划同步给那个团队并进行投资的,但是这种几率很低!

因为几乎所有的项目,都是因为项目而去考察团队是否合适,很少让一个团队去做一个陌生的项目。

如果真遇到这样的投资人,要么是钱太多没地方烧,要么是拿项目去锻炼团队,在目前的市场下,几率很小,几乎每个老板都想将试错几率降到最低。

如果一个项目没有壁垒没有护城河,很难是独一无二的。所以大家经常看到的是一条赛道下,差不多的项目,会同时有几十家甚至更多的初创公司在做。

所以追根溯源,项目的竞争力,在于团队本身的综合能力。

如果项目创意、商业计划、商业模式都很棒,那么无论从唯一性还是项目的落地执行来说,直接投资项目的创始团队是最好的选择。


投资人会不会

把项目创意及商业计划书给了关系公司?

这个可能性会有。

但是这些关系公司本身都有自己清晰的业务发展方向、产品和服务,同时也都认为自己公司的产品或者服务是行业最牛叉的,或者具有极强的竞争力。

参考被推荐过来的商业计划书,就是为了更全面了解市场环境和未来趋势,不会另起炉灶或从零开始去复制你的项目。自己的公司业务不做,转做新的、没有经过论证的项目。这样成本太高。

如果这个新项目创意,恰好是自己产品内的一个细分,并且想法合理,可行性很强,那有会快速抽出一部分时间来尝试这个新创意,但是也仅仅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,绝对不会当成主营业务。

众所周知,新产品,从研发设计、测试、优化、包装、上市,大约在3-6月左右,如果是科技产品,周期可能会更长。那这样的话,几乎不可能建立起自己的壁垒。

项目创始人很忙。

投资人也很忙,忙着找优质项目

投资人每天都要阅读很多商业计划书,或者接待项目方,或者参与路演,或者参与内部项目会。根本不会在一个他看来没有前景落地性不强的项目上,耽误时间太长。

如果一个创意在商业计划书中,不能让他在3-5分钟明白,那这个项目很能就被过了。

如果一个项目能引起他的注意,这种情况下,会和创始团队,约见面聊,他没有和团队约聊,就把创意透露出去了。那这个项目是不是太容易了,太容解了,那还会透露出去吗?

项目创始人很忙。投资人也很忙,忙着找优质项目,他不会是为找一个创意而忙,因为那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半成品,太操心。他们也有指标考核,不会因为一个创意而耽误太多时间。

很多投资人都是职业经理人,

诚以待人,信以处事

如果项目方,对投资人基本的商业信任都没有,那就不要去找投资人了。

信任是相互的,只有信任的把项目创意推出去了,才能创造面谈的机会;如果遮遮掩掩、欲说还羞的表达一个新项目、一个新创意,能打动投资人吗?绝大部分投资人都是职业经理人,他们在商业上,商业保密和诚信理念是最基本的,他们还是值得交流的。

换句话说,让人家投资少则几十万大则上亿的资金进来,在初期的时候还不信任人家,说不过去啊。

换位思考,你会不会投这样一个项目呢——一个创意对自己保留、创始人还不怎么信任自己的项目?

诚以待人,信以处事。对谁都一样。放开思路去和投资人畅谈吧。

因为很多时候,就是你谈了很多项目的事情,他们也不一定感兴趣,很多公司的前车之鉴在那里放着呢。所以,开始的时候,做企业就得有一个开放的心态。

投资人是创始人的第一个客户,先打动他,说服他,后面才能让市场上所有的客户都信服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欢迎关注公众号:业计划书智囊,不错过每一次更新



扫码加微信联系

电话:153-3519-998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