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引入风险投资,带来的不仅是资金,而且还可以带来人才和资源;资方也会帮助融资企业,进行资源倾斜和关系合作支持。
如果创始人了解了各种融资方式,对资本运作和市场动态比较了解。那么,就完全可以做到因势利导、事半功倍。
1
——政策型融资——
这部分资金多来自于政府的项目奖、人才奖、资金等,比如双创项目、海外人才引进等奖项。政策性融资适用于具有行业或产业优势,技术含量高,有自主知识产权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;目前来看,以科技型企业,或者高端制造型企业为主,通常要求企业经营数据良好,达到一定的规模,未来发展前景持续看好。政策性融资的成本低、风险小,但是适用面窄,金额小,到款时间较长,手续繁杂,有时候还专款专用。还有一定的资金规模限制。
2
——银行贷款——
银行贷款是一种常规的融资方式。由于中小企业的市场淘汰率远远高于大中型企业,银行贷款给中小企业要承担更大的风险,但是这种贷款额度也是有,一般伴随着不动产和实物抵押。因此选择这种方式来做大额贷款的话可行性不大。如果拥有良好的银企关系、良好征信、良好的流水,会起到很大的帮助。从去年到现在,无论是四大行,还是商业银行,推出了很多经营贷,和其他的创新性的金融产品,急切需要完成银行指标,贷款机会还是挺大的。
3
——股权融资——
国外有一个很流行的比喻,把创业者办企业比喻为三种类型;一是把企业当“老婆”来养,别人不能碰,股权100%是自己的;二是把企业当“儿子”来养,别人可以碰,可以分一点股权;三是把企业当“猪”来养,合适的时候拿出去换钱,即用股权来换取发展急需的现金。办企业的终极目标就是盈利。那么,如果把企业当“猪”来养,卖出股权,拿回现金,用这些钱又可以发展企业,犹如滚雪球一样,越滚越大。
4
——民间融资——
民间融资的筹资方式,主打的是人脉和信任,其能够最大限度地整合资金,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银行贷款资金不足的压力。同时其利率灵敏度高,资金滞留现象少,手续简便,提高了资金使用率。但是其利率相对较高,一旦企业出现重大的问题使得投资人所得无法偿付时,出现的问题,对投融双方来说,都是比较麻烦的。另外由于其具有非公开属性,因此能够使中小企业在获得融资的同时,保持其经营的持续性,很多时候,一些IPO企业上市前,才对外公开之前的各种融资。这种融资,还产生了另外一种方式,就是民间集资,或者以金融产品、投资的方式进行集资,把握不好就是一个事件。
5
——信誉融资——
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,信誉是第一位的,有时宁愿借些高利贷,也要把到期的债还了,以培育自己的信誉信誉可以帮助融资。这几年的房地产公司经常这样做。中小企业与大企业比,大企业更容易让人信任。所以小微企业只能通过具体事情让别人信服,这就需要多付出资金,这就是成本,这个成本可以称为信誉构建成本。这一点,也往往是很多中小企业家所容易忽视的。而这个构建的比较完善的信誉,将成为未来融资之路上重要的基石。